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为吸引优秀本科生前往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深造学习,学院将于2025年8月开展接收202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的招生工作。学院将为进入复试的申请人(除本校学生外)提供食宿。
一、学院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学校最具办学活力和蓬勃发展势头的学院之一。学院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新闻与传播、戏剧与影视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新闻学与广告学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4年,软科学科排名,学院新闻传播学科位居全国前30%序列;2025年,软科专业排名,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均进入A序列。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适应智能媒体时代要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注重课堂与田野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学院研究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去向包括媒体、新媒体公司、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升学去向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
展开剩余87%学院科学研究强调“以特色入主流”,重点建设四个二级学科:赓续深厚史论研究传统,“做强”新闻学;整合业界前沿优势资源,“做新”广告与传媒经济;发扬跨学科交叉研究专长,“做特”智能传播;聚焦对内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做优”国际传播。
60多年来,学院培养毕业生5000多人,活跃在全国新闻传播行业,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了新闻舆论生力军的作用,多位校友获“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认可与用人单位好评。
二、总体安排
(一)拟接收推免研究生的专业
*学院各专业实际可接受推免生人数,由研究生院统一公布。
(二)时间安排
具体复试地点及详细安排另行通知
三、申请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思想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二)申请人须为全国各高校2026届本科应届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第1-5学期成绩原则上在班级排名前30%;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
(三)有望获得毕业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2026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每位申请人限报1个专业,本科就读专业需与拟报名专业相关,研究生新生入学前能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
(四)具有良好的新闻传播专业素养,具有培养潜质,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的行业实践和学术研究,具备良好的沟通、写作能力和科研潜力。
(五)申请直博生还须提供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意见。
(六)身心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七)申请人外语能力原则上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CET6≥425;TOEFL(IBT)≥85;IELTS(Academic)≥6;专业英语四级及以上或其他语种语言能力水平相等证书。
(八)对于在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如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专利,或具备多语种能力等),申请条件可适当放宽。申请人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九)中央民族大学有望获得支教保研的申请人的复试安排,根据学校有关政策另行安排。
四、接收程序
(一)申请人须登录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平台系统(https://yjszs.muc.edu.cn)进行报名,并按要求提交报名材料。
(二)学院考核组将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择优发送复试通知。请各位申请人务必及时按要求确认参加复试,逾期未确认者将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三)学院组织复试考核。复试结束后将通过学院网站(https://xinchuan.muc.edu.cn/)向考生公示复试成绩,公示期为3天。
(四)复试结果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名,并按排名顺序报中央民族大学研招办。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和复试总成绩均不得低于60分,否则将不予录取。
(五)根据教育部规定,推免生正式报名和录取工作须通过“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简称“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进行。待“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取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申请者须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填报中央民族大学。我校将根据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进行拟录取。申请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相关程序接收复试通知、待录取通知,否则视为放弃中央民族大学接收资格。“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的开通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五、报名材料要求
申请人须在报名系统中提交如下材料:
(一)申请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信网下载)。
(二)《中央民族大学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表》(从我校推免系统下载后打印,并加盖相关公章)。
(三)《中央民族大学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个人陈述》(样表见附件1)。
(四)两名正高职称专家的《推荐信》(直博生须提供)(样表见附件2);
(五)身份证复印件扫描版(正反面扫描在1页纸上)。
(六)本科第1-5学期成绩单(须盖毕业学校教务处或所在学院公章)。
(七)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八)个人简历(控制在1页A4纸以内)。
(九)能够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学术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等材料(控制在4页单面A4纸以内)。
注:申请人须将所有材料按照顺序整合为一个PDF文档并制作目录。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应保证其真实性,申请材料不全或不按要求提交材料,将不予受理。最终电子材料以最后一次上传为准,如上传错误重传后即可覆盖之前上传的材料。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包括材料评价、笔试、综合面试。复试成绩为百分制,复试成绩=材料评价成绩×20%+笔试成绩×30%+综合面试成绩×50%。
材料评价:对申请人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考察申请人本科就读期间的学业情况、综合表现,以及学术和实践领域的代表作水平。
笔试:笔试时间为2小时,笔试成绩为百分制,主要考察考生对所报考专业领域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和人文社科基本常识的掌握,对所报考专业行业动态和最新发展的了解,以及外语应用能力。
综合面试:面试时间为每人20分钟,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人文社科基本常识、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考生对国情校情院情的认识。请考生在综合面试前提交6份纸质版个人简历,简历限一张A4纸。
七、注意事项与其他说明
1.申请人必须如实、准确提交申请材料。凡推免过程中弄虚作假,或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入学前受到处分的申请人,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其学籍。
2.我校接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均为全日制,其中直博生只可报考学术型招生专业;直博生基本学制为5年,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3.以上未尽事宜或部分内容与后续国家和学校有关文件不一致的,依照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执行。
4.学院原则上将不再组织第二轮推免生复试工作。
八、学校研究生奖助体系介绍
学业奖学金。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特等奖学金12000元,一等奖学金9000元,二等奖学金6000元,三等奖学金4000元;博士研究生学业特等奖学金18000元,一等奖学金12000元,二等奖学金8000元,三等奖学金6000元。被学校预接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第一学年根据学校政策可参评新生学业奖学金。
助学金及助管津贴。全日制非定向档案在校学生攻读学位期间,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6000元/人/年;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15000元/人/年。被聘用的研究生助管每人每年可以获得相应津贴。家庭贫困的研究生(全日制非定向档案在校)攻读学位期间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及中央民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
国家奖学金及其他。优秀研究生(全日制)攻读学位期间,可申请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20000元/人/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30000元/人/年。此外,研究生还可以申请宝钢奖学金、社会捐赠的专项奖学金等。
九、咨询方式
申请过程中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mucxwycb@163.com。
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有。
编辑|金润易
执行编辑|蒋镜 邹欣桐
主编|常赫
审核|毛湛文 张垒 曲强 孙熙 吴占勇
发布于:北京市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