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寄出首批14封信,拟8月起课征新的关税税率,目前以老挝及缅甸被课征40%为最高,但14封信中的贸易伙伴不包括中国台湾地区。特朗普也签署行政命令,延长“对等关税”宽限期至8月1日。岛内时事评论员郭正亮对此爆料,台当局除了稻米,其他农产品恐都面临对美“零关税”,此事冲击极大。
台大农经系前主任兼所长徐世勋表示,美方长期将美牛、美猪标示、基改食品与稻米关税配额视为“不必要的贸易障碍”。台当局虽数度表态维持现行政策,但在双方贸易压力下“几乎无筹码能谈”,因此忧心美方此次将趁势强行突破限制。而当前台当局对谈判极度保密,有别于过往任何一场谈判的模式,因此不排除已有让步打算。
台湾地区“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连贤明脸书发表看法,他判断谈判问题卡关应该在农业,而不是汽车关税。因为汽车关税和货物税最大问题是税损,金额不小,但有解决空间。但农业就不同了,农业牵涉到食安,很容易被解释为在美国压迫下放弃岛内民众健康。农业所遇到的困难,不论哪个经济体都会碰到,要不然日本也不会为稻米死守、不愿意退让。
台湾地区粮食自给率目前“以热量计算”,但除了2018年达34.8%,往后数年都呈下降,统计至2023年更只剩30.3%,远低于日韩的38%及45%,因此,若台当局为了对美关税谈判开放更多美国米进口,恐酿安全隐忧。
台湾地区稻作协会前理事长陈燕卿直言,台当局总是重工业、轻农业,之前美猪开放也是一样的路线。若本次再执意开放,恐怕此后再无“台湾米”。而积怨已久的稻农,也势必会有强烈反弹及抗议。
美国除希望能提高美国米进口配额外,也希望能去除美猪、美牛产地标示及放宽检验标准,因此外界也担忧这些限制恐在本次谈判中遭牺牲。台湾地区养猪协会理事长潘连周提到,业者的底线就是产地标示一定要保留,倘若台当局执意退让,那业者也会想尽办法把声音传递给执政者听到。
郭正亮7日台媒节目提到,越南人均所得只有4000美元,美国是7万多,所以越南对美零关税,美国的东西卖到越南,越南还撑得住。因为越南的农产品非常便宜,价格大概只有台湾地区的三分之一。
“我现在听到了一个消息,如果属实,那就有得吵了!”郭正亮指出,听说台当局只争取到了稻米可以免零关税,其他的,美国要求台湾地区比照越南!郭正亮直言,日本稻米不开放,所以关税非常高。听说台湾地区就只有稻米争取到非零关税,其他都被要求零关税,这个对农产品冲击极大。因为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平均关税16.6%。牛肉、鸡肉、猪肉、鸭肉就好了,还有很多项目。“我跟你保证,台湾绝对撑不住!”所以赖清德就是要认真在这种项目,结果他在干嘛?在那边随心所欲,帮台军搭飞机升等,去餐厅用餐要打折?
台湾政大教授黄奎博则讽刺地说,他比较了解美国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谈判过程,却完全不知台当局的谈判过程。他质疑台当局刻意制造谈判“黑箱”,与当年民进党对两岸服贸协议的要求大相径庭。
黄奎博认为,民进党对美国百依百顺,谈判应该没有触礁,否则就会一起公布在首波名单。但台湾地区该割让都割让了,包括台积电、采购、投资军火,甚至新台币汇率都让了。如此弃甲投降,还有什么筹码可以周旋?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钮则勋表示,台当局对美谈判基调以采购与投资为主,遑论还有台积电这个利多筹码。台当局事事多顺从“美意”,降幅应比越南更多。最理想状态是10%,若关税是13%以上,“就自有公论”,恐怕会让在野阵营找到反守为攻的杠杆,猛攻民进党“赔了夫人又折兵”。
台湾中华大学兼任讲座教授杜紫宸更直言,台当局与美方谈判因农业等问题,结果不容乐观。甚至可能会取整数,把原本32%关税调至30%或35%,迫使台湾地区在8月1日前拿出更好条件。
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