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军已经承认其在中东的军事基地被伊朗发射的弹道导弹击中,并且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标志着美国终于承认在伊朗与以色列之间持续了12天的冲突中,它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一表态或许为美国在未来避免进一步卷入冲突提供了某种“借口”。尽管伊朗与以色列签署了停火协议,但中东的局势依然没有走向真正的和平。以色列依然在大肆囤积弹药,随时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军事行动。
除了继续打击伊朗之外,以色列还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以及叙利亚等地区进行大规模空袭,并且不断攻击胡塞武装。而伊朗方面,则加紧升级自己的防空系统,强化重要目标的防卫,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冲突做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胡塞武装始终对以色列进行袭击,这不仅令美英十分头痛,也让以色列感到无可奈何。
---
1. 红海危机与西方的沉默,胡塞武装成为美英的心头痛
展开剩余78%在炽热的地中海阳光照耀下,红海的波涛汹涌,远处传来“永恒C”号货轮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7月10日,这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希腊籍货船,在胡塞武装无人机和快艇的连续攻击下,逐渐沉没。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尽管“永恒C”号与以色列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在发出求救信号后,英国海军和欧盟海军竟选择袖手旁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欧海军以“附近没有可用军舰”为借口,拒绝实施任何救援。实际上,这只是西方不愿承担风险的伎俩,因为他们害怕遭遇胡塞武装的袭击,最终选择了不作为。
胡塞武装的战术逐渐升级,从原本的骚扰和威慑转向了更具致命性的摧毁行动。通过非对称作战的策略,胡塞武装不畏惧美英和以色列的空袭,反而在不间断地对西方国家及其盟友发动袭击。美英和以色列面对胡塞武装的持续威胁,已经感到力不从心,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困境。
---
2. 以色列威胁重击伊朗,却暴露战略焦虑
在胡塞武装的压力下,以色列的国防部部长对伊朗发出了新的警告,表示如果伊朗继续威胁以色列,后者将再次对伊朗实施打击。以色列的这一威胁不仅凸显了其保持进攻姿态的野心,也暴露了其始终未能放下“和平”的决心。停火协议不过是为未来更大规模军事行动做准备的缓兵之计。
例如,7月7日凌晨,以色列20架战机飞越1900公里的红海,空袭了也门的荷台达港、伊萨角港和卡提卜发电站,投下了50余枚精确制导弹药。然而,这一波雷霆万钧的空袭未能遏制胡塞武装在一小时内向以色列本土发射高超音速导弹。胡塞武装显然掌握了非对称作战的精髓,他们通过廉价的无人机和岸基导弹消耗以色列昂贵的防空系统。而以色列资源有限,无法长期承受这种消耗战。
以色列的反应愈发激烈,频频对胡塞武装发出威胁。然而,这些威胁显然已经不再奏效。以色列越来越感到焦虑,因为不仅胡塞武装令其束手无策,连面对伊朗的挑战也显得力不从心。更加让以色列忧虑的是,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衰退,而且这一趋势似乎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以色列开始担忧,若美国的支持消失,谁将承担起支撑以色列的重任。
---
3. 以色列向美国求援,深陷困境呼吁空袭胡塞武装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面对胡塞武装的压力无法自拔时,以色列公开向美国求援,要求美军尽快出手,空袭胡塞武装。7月10日,以色列向五角大楼提交了一份机密报告,报告中指出,以色列目前缺乏有效的独立能力来压制胡塞武装。报告特别提到,胡塞武装已经获得伊朗提供的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这些武器的威胁远超以色列现有的防空系统。
以色列的呼声愈加迫切,甚至提出了类似于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的多国部队协作方案,并且明确表示希望与哈马斯就加沙地区的永久停火展开谈判。然而,美国显然并不愿意参与到与胡塞武装的冲突中,因为即使展开空袭,也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反而会消耗大量的美军资源。可以看出,虽然以色列深陷困境,但美国并未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陷入了一个无法轻易摆脱的困局。
发布于:天津市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